新竹東區售屋,新竹售屋,東區售屋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新竹售屋,東區售屋,新竹東區售屋.在新竹市東區買一間有電梯的中古屋,買新竹房屋,新竹東區買房子出售.有雙車位(庫)的房屋買賣,查詢新竹東區售屋實價登錄行情房價,東區買房屋,東區買房子,東區買屋,東區買房,請指定新竹市東區售屋網站-www.新竹房屋達人.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23372339最後頁
共23723筆/共2373頁
趙正義:「亞灣特貿三」3特色,「新加坡的品質,非洲的價格」2018/06/20發佈

仲量聯行總經理趙正義表示,根據仲量聯行統計,這十年來,國際上最多國際投資的城市,就是水岸城市,就是海港城市,第一名是紐約,第二名是倫敦,高雄曾是亞洲最活躍的國際型港口,近年在市府帶動下,整個高雄產業正進行升級,趙正義認為,高雄目前就是「新加坡的品質,非洲的價格」,他表示,仲量聯行此次受高雄市政府委託的「亞洲新灣區特貿三」招商案,共擁有3大特色,是相當值得民間積極參與投資的世界級好標的。



「亞灣特貿三」是「新加坡的品質,非洲的價格」(圖:高雄市政府)



▲「亞灣特貿三」是「新加坡的品質,非洲的價格」(圖:高雄市政府)



高市府都發局2016年6月15日於台北舉辦亞洲新灣區特貿三公告招商前說明會,吸引超過20家以上壽險、金控、百貨、影城、地產及日商等國內外業者出席,一致看好本案前景,已有潛在業者表示評估準備中。許立明市長還特別錄製影片,展現亞洲新灣區優勢潛力,力邀國內外企業投資高雄、首發入主亞灣特貿三。





▲「亞洲新灣區特貿三」不只是一個商辦地區、遊憩地區,它其實是包含了各種產業(圖:高雄市政府)



都發局長王啓川表示,高雄政府在亞洲新灣區已經投資約300億元的公共建設,所以,「亞洲新灣區特貿三」等於是入主亞洲新灣區的首發團,他說,這個地區不只是一個商辦地區、遊憩地區,它其實是包含了各種產業,包含數位內容、體感科技、郵輪、觀光、會展等多產業匯集在這個地方,它是一個複合、互相資源的發展的地區,前景非常的可行,他也感謝台電公司與高雄市政府來合作,「把亞洲新灣區精華中的精華,蛋黃中的蛋黃地段,端到前面與民間企業合作,歡迎來各位來投資。」

 

亞洲新灣區第三種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簡稱特貿三),位於成功二路與新光路口,分為南、北二基地,街廓均方整,面積5.3公頃,建蔽率60%、容積率630%。西臨高雄展覽館及高雄軟體科技園區,東接高雄市立圖書總館、新光綠園道、三多百貨商圈,緊臨台鋁MLD、家樂福、IKEA、好市多等賣場,更擁有輕軌、捷運紅線及規劃中黃線的交通優勢,以及港灣水岸第一線無敵海景,是亞洲新灣區蛋黃中的蛋黃,核心中的核心。

 

王啓川表示,特貿三由高市府與台電公司合作招商,是亞洲新灣區首件旗艦等級大案,備受業界關注。政府投入亞洲新灣區建設超過300億,特貿三堪稱是亞洲新灣區「孔金A」黃金地段,適合主題式購物商場、會展關聯產業、休閒娛樂、技術服務及管理顧問等產業進駐,若符合先引進產業之原則,還可以設置水岸住宅。未來有機會打造為結合會議展覽、購物商場、企業辦公、國際飯店及水岸住宅五合一的世貿會展園區。





▲特貿三開發方式結合設定地上權及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圖:高雄市政府)



特貿三開發方式結合設定地上權及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實施者可於都更後取得部分土地及建物所有權,如於2021年6月4日前核定都市更新事業計畫,還能獲得最高20%之容積獎勵增量,並享有興建期間地租減免優惠措施,大幅提高投資利多。本案將擇期公告招商,有意投資者請密切關注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官網(網址http://urban-web.kcg.gov.tw)。

 

負責「亞洲新灣區特貿三」公告招商的仲量聯行總經理趙正義表示,仲量聯行2018年承接了台灣南北兩個很大的案子,台北是火車站雙子星個案,該案已經在2018年3月1日公告,10月1日會決標,南邊就是「亞洲新灣區特貿三」,他指出,「亞洲新灣區特貿三」有3大特色,第一、「特貿三」地點很好,高雄海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景觀,這塊地就在海景第一排。第二、「特貿三」在高雄展覽館正前方,這個區域未來就等於是高雄的信義計畫區,從展覽館,旅館,辦公大樓陸續發展,第三、「特貿三」整個過程,一定會是公平、公正、透明公開的招標方式,塑造當地的特色,對於亞洲新灣區而言,「特貿三」是一個入口,對於多功能經貿園區來說,,「特貿三」也可以結合後面腹地的發展機會。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循環建築 台糖辦論壇搭橋營建產業鏈2018/06/20發佈

台糖公司配合政府政策推動的「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即將進入工程招標階段,為了解國內外推動循環建築時可能面臨的挑戰,2018年6月15日假松山菸廠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舉辦「台糖公司循環經濟系列論壇-循環建築在營建產業的實踐」,邀請國內外循環建築領域專家與會,分享推行循環建築的實務工程經驗,並共同發掘營建產業鏈在循環建築議題上的合作機會。



台糖於松菸辦論壇,董事長黃育徵:「推循環建築、搭橋營建產業鏈」



▲台糖於松菸辦論壇,董事長黃育徵:「推循環建築、搭橋營建產業鏈」



台糖表示,為強化國內循環經濟與推動循環建築業的聯結,自2017年6月15日起台糖即陸續辦理與循環經濟有關之系列論壇。論壇主要聚焦在循環經濟於營建產業鏈上的合作機會與課題,特別邀請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北市府都發局局長林洲民、以及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蔡耀賢分享台灣循環建築的展望;此外也邀請微軟公司事業開發經理蕭博仁、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會計師李宜樺及來自荷蘭Park 20|20規劃案設計顧問分別就科技面、財務面及實務面探討台糖循環建築的展現,美國William MacDonald的建築師、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Mr.Guy Wittich也會參與討論,共同為台灣營建產業的突破新局出謀獻策。

 

台糖強調,台灣首座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即將辦理工程招標作業,本案設計導入預鑄模組化、構件可拆解重組等循環利用思維,同時搭配環境智慧、安全管控、智慧電、水網與自耕食材等環境維生系統及新科技物業管理,期待未來能串連科學城整體智慧設施及綠能技術,成為國內第一座擁有綠能循環網、低碳運輸網及高效能資訊網的宜居社區,也盼此指標性的建物成為大台南的地標,領航台灣建築產業。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領先全國 新北成功媒合防災建築重建2018/06/20發佈

2018年6月15日在新北市蘆洲區水湳街由社區住戶與新北市媒合平台協力廠商中華建經公司代表、華南銀行代表、大序建築師事務所代表,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重建方式將採防災建築再生自治條例辦理重建,簽署過程由都更處處長張溫德及黃忠瀅推動師的共同參與見證下完成,成為全國首創透過主動媒合的方式,提供社區重建的協助。



新北創全國之先 成功媒合防災建築重建(圖:新北市政府)



▲新北創全國之先 成功媒合防災建築重建(圖:新北市政府)



張溫德處長表示,新北市為因應未來可能之災害風險,提高民眾對於居住安全的觀念,加速老舊及危險建築物更新重建、整建,市府鼓勵民眾申請房屋健檢,對於有亟需重建的社區分別指派推動師到社區辦理蹲點輔導,並提供社區申請建築物耐震能力詳細評估的補助,這些延續性的相關政策,直至市府公告「防災建築再生自治條例」,以及中央發布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在市府原有防災都更一條龍推動基礎下,完整建構新北防災都更策略,老舊或危險的建築物都可透過老屋建檢,提供社區整建維護(包含結構補強、外牆拉皮及增建電梯)或重建(防災建築、危老條例、簡易都更、一般建照及都市更新)的多元選擇。

 

為了推動新北防災都更策略,市府與媒合平台協力廠商(共計26家廠商)、都更推動師(計329位),以及市府委託之事業機構「社團法人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及「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等專業團隊共同努力,全面提供社區重建上的協助,本次簽署合作的蘆洲案例,就是由推動師和媒合平台協力廠商所提供的協助,蘆洲社區住戶首先向市府申請房屋健檢後,分類為具危險性的建築物亟需辦理重建,市府指派推動師進入蘆洲案社區進行輔導,並協助社區申請臨門方案辦理詳細評估,市府為了主動媒合提供社區進一步協助,更首創媒合交流座談,在今(107)年4月24日邀集協力廠商、推動師及社「地籍清理有獎徵答」實用好禮快來拿區代表面對面討論與互動,更因為交流座談的機會,促成社區與協力廠商的合作。

 

現場簽署過程中,協力廠商各代表表示一個重建案須要有土地、資金、技術及政策的組成才能夠成案,政府、建經公司、銀行及推動師專業服務,完整提供地主全面的技術及資金上的協助,現場地主也表示因為以前根本不清楚重建的過程與各種技術和資金的功能與角色,經過媒合後才了解,所以,特別感謝政府與媒合平台協力廠商的協助,並感謝有這麼多人的關心與幫忙,後續市府將藉由這個成功案例,持續不斷努力,加速推動老舊及危險建築物的重建。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颱風季節 內政部提醒民眾及早做好防颱準備2018/06/20發佈

汛期及颱風季節來臨,根據消防署統計,近10年(2008年至2017年)共有51個颱風侵襲台灣,造成771人死亡,其中中度颱風莫拉克颱風就造成643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比例約83.4%,顯見中度颱風的致命率甚至更高於強烈颱風。近2年侵襲台灣的颱風將近5成是中度颱風,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切勿掉以輕心。



消防署副署長江濟人(左)提醒民眾及早做好防颱準備(圖:內政部)



▲消防署副署長江濟人(左)提醒民眾及早做好防颱準備(圖:內政部)



內政部表示,近10年侵襲台灣的颱風中,輕度颱風18個,造成8人死亡;中度颱風21個,造成732人死亡;強烈颱風12個,造成31人死亡。現在已進入防汛期,遭受颱風、水災與土石流侵襲的機率提高,呼籲民眾務必隨時掌握氣象動態,一旦知道颱風可能來襲,請多加利用電視、廣播、網路或「166」、「167」氣象錄音電話,掌握最新氣象動向,並可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災害情報站」查詢最新災情資訊,隨時注意雨量及附近河川水位,家中準備食物、水、手電筒等防災用品等,以確保自身安全。





內政部提醒,因應颱風來臨,民眾應做好各項防颱準備,如居住在土石流、易淹水等高災害風險地方的居民,請配合政府預防性撤離,到安全地區或收容場所,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若有登山或露營的計畫,請務必取消,如果冒險入山,不但危險,也無法盡興領略山林之美,更可能違反警戒區管制而受罰,若不幸受困求救,恐遭請求高額搜救費用,不可不慎。





最後內政部強調,多一分防範,少一分災情,在災害來臨前做好充分準備,也請大家發揮「自助、互助、共助」的精神,隨時分享防救災資訊,相互守望相助,這樣才能在災害風險越趨嚴峻的今天,有效確保自身生命與財產的安全。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高市府 舉辦鐵路地下化舊厝翻新貌說明會2018/06/20發佈

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入通車階段,高市府規劃讓原有軌道變身綠園道,緊鄰鐵軌兩旁原處都市背面的建築物,也將迎來翻轉契機,成為直接面朝綠園道的門面!只是到底該選擇建築拉皮整修、都更重建,或者辦理危老重建更有利?市府找來專家說分明,讓民眾一次弄懂!



鐵路地下化舊厝翻新貌 高市府舉辦說明會邀市民共參與



▲鐵路地下化舊厝翻新貌 高市府舉辦說明會邀市民共參與



市府都發局將在6月17日下午1時30分,於科工館南館階梯教室(S105)舉辦「高雄鐵路地下化週邊地區更新說明會」,邀請專家說明都市更新條例及危老條例的相關程序與補助規定,並分享實際案例。都發局指出,老屋改造除透過都市更新的整建維護及重建,美化老屋外觀或重新建築,有結構安全疑慮或經過專業鑑定屬於危險房屋者,則可依據危老條例申請重建;此次說明會透過專家的詳細解說,民眾可以瞭解目前有哪些政府補助可以申請,哪一種改造方式更適合自己住家。

 

都發局王啓川局長表示,鐵路地下化工程是高雄市重要的公共建設,也是翻轉都市景觀的百年一遇,盼能在公部門投入公共建設興建的同時,讓鐵道沿線住戶善用資源與補助,共同參與及享受都市空間改造成果,創造美好生活環境。

 

都發局強調,鐵路地下化沿線建築物過去因為鐵道而處處受限,未來全長15.37公里的生態綠廊道完工,將是高雄最耀眼的公共空間精華地帶,鼓勵民眾把握良機老屋翻新,與市府共同創造優質居住空間。本次說明會自6月4日開放報名後,已經有100多位民眾報名,反響熱烈,更多說明會與報名訊息可至網站(網址:https://ppt.cc/fg80kx)查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展新貌 台中市舊火車站前道路路平完工2018/06/20發佈

因應台中火車站新站及轉運站將於10月開放,台中市政府建設局積極推動「台中車站廣場(廣6)景觀改善工程」,希望藉此改善火車站前周邊人流及車流動線。2018年6月14日已完成舊火車站前廣場道路之路面刨鋪及標線重繪作業,透過空拍畫面可看到周邊道路已煥然一新。



老舊道路展新貌 台中市舊火車站前道路路平完工(圖:台中市政府)



▲老舊道路展新貌 台中市舊火車站前道路路平完工(圖:台中市政府)



台中車站廣場(廣6)工程位於台中火車站前及交通要道,在人車通過頻繁的路段施工,施工團隊特別重視交通維持,為減少對交通的影響,整個工區劃分為A、B、C、D、E五個工區,採二階段施工,2018年1月15日開工,朝6月底提前完工為目標。

 

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市府擔心施工影響鄰近住家及造成用路人不便,採夜間「半半施工」方式進行舊火車站前周邊道路改善作業,施工期間仍維持道路通行,並安排義交進行道路管制。在施工單位積極趕工下,已提前改善完工,透過空拍照片更可看出舊火車站前廣場道路平坦美觀的嶄新樣貌。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北市府 三面向切入房市政策,累積豐碩成果2018/06/20發佈

為面對房市亂象及舒緩高房價問題,北市府推動健全房市政策,除不斷累積執行成果也持續深化精進,2018年度再發布「2018台北市健全房市政策與行動」作為北市房市政策執行依據,同時透過建置專網及發行電子專書,讓民眾及各界明瞭、掌握政策內涵及辦理情形。



台北市地政局長李得全表示,台北市府三面向切入房市政策,執行累積豐碩成果



▲台北市地政局長李得全表示,台北市府三面向切入房市政策,執行累積豐碩成果



行動方案展成效 健全房市續推動

 

台北市地政局長李得全表示,居住是基本人權,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居住正義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度與全球化新自由主義浪潮下,日益艱困難解。面對民眾買不起房,甚或租不到房的居住不正義,北市府近年不間斷積極推動「台北市健全房市政策與行動」,構築從「資訊透明」、「交易安全」、「價稅合理」三大面向切入之整體房市政策,執行迄今已累積豐碩成果,且為因應瞬息萬變的全球化、都市化、少子化社會,亦將持續深化精進政策並構思未來方向。

 

首先–在「資訊透明」面向,以提供全面、即時、正確與加值的房市資訊為執行原則,業配合「台北地政雲」上線首創「大社區交易履歷查詢」及「大數據進階統計」等功能,並按時發布不動產價格指數、不動產動態報導,自2015年起累計8項創新資訊服務,協助各界解讀房價變動趨勢。未來4年,將藉發布房市指標溫度計、邁向實坪制、以3D建物看歷史實價資訊、規劃發布住宅租金指數及尋價找屋好配對等行動方案,提供市民朋友充足的房市資訊。

 

其次–在「交易安全」面向,從事前、事中及事後全程維護,建立市民交易安全觀念,規範不動產業者銷售行為,及對交易爭議提供協調處理機制,落實保護消費權益之目標。未來4年,將推動仲介精進服務品質計畫、整合爭議資訊提供風險評估、輔導租賃服務業合法化、推動多元租賃新制、公開安全租屋及交易資訊等措施,以保障市民交易安全。

 

最後–在「價稅合理」面向,北市近年持續漸進調整土地稅基,同時精進地價區段細緻化、區段地價差異化,並協助中央推動稅制改革,促進稅賦公平。未來4年,將建立GIS大數據估價輔助系統,並建議中央合理檢討稅制,健全不動產價稅制度。

 

健全房市再出擊 電子專書新發行

 

台北市地政局指出,2018年度北市健全房市政策,於歷經多場專家學者座談會、研商會議及居住正義論壇,與各界交流互動,廣蒐意見並逐步收斂,除在既有基礎精進各項房地買賣市場之健全措施外,也因應租賃專法通過及回應公民關注議題,擴及健全租賃市場,致力提升政策廣度及深度,經整合提出「2018台北市健全房市政策與行動」,共三大執行面向、九大策略,計42項行動方案(16項創新),刻由北市府各單位據以執行中,期能引導房市健全發展,具體實踐居住正義,達到宜居台北目標。

 

在已建置的「居住正義之健全房市」專網,可查詢健全房市2017年執行成果、2018年行動內容與上線時間、居住正義論壇影音及相關網頁連結等豐富資訊,讓民眾從單一入口動態掌握北市健全房市各項政策行動與服務。為使民眾及各界明瞭北市房市政策,地政局於6月全新發行「2018台北市健全房市政策與行動」電子專書,內容從房市回顧、趨勢觀察進而闡述政策脈絡及定調行動方針,且完整收錄2018健全房市研商歷程、新增亮點、整體架構及行動方案細項內容,歡迎市民下載閱覽及指教。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好消息!前4月住宅開工量近3年最高2018/06/20發佈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前4月住宅的開工數量為2.8萬戶,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的一次,顯示開發商認為房市最壞的狀況已過,陸續清理手上庫存後,又重新投入購地市場買地推案,不過對比2015年的3萬戶與2014年的3.8萬戶,現在推案量還是處於溫和復甦的階段。



小燕子來了,前4月住宅開工量近3年最高



▲小燕子來了,前4月住宅開工量近3年最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建商從取得土地到設計規劃,申請建照到開工,中間至少歷時一年的時間,因此2018年報開工的數量,大概就可推斷出開發商從2017年就嗅到景氣觸底的味道,因此投入市場買地推案,當然一部分也會受到2018年雨遮不登計的制度改變,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就請照保有雨遮登記的資格,到2018年陸續開工。

 

另一個開工宅數增加的原因,也會受到當前自住當道的買氣趨使,開發商控制銷售的總價與坪數,導致兩房與小三房的數量增加,對比幾年前景氣還在高檔時的大坪數推案風潮,小宅的確也會讓開工數量明顯增加。





從近年前4月的住宅開工統計數量來看,2014年住宅開工量達3.87萬戶,2015年開始下滑到2017年最低前4月不到2萬戶,一方面開發商心思放在去化手上餘屋,當時的市場氛圍欠佳對於買地心態偏向停看聽,2018年前4月則反彈至2.79萬戶,以區域表現來看,開工熱區分別為新北市、桃園市,其次則是台中市。

 

曾敬德表示,近期開發商雖然推案信心逐漸回溫,但市場的買方結構已經有明顯改變,一手市場的投資客仍未見明顯回籠,開發商規劃的產品與價格必須迎合自住客戶的能力與需求,同時開發商也開始控管建案的營建成本,如何讓民眾買的實在,同時開發商又能夠有適當的利潤,是當前推案的重要關鍵。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地政 全面解讀房市好Easy2018/06/20發佈

為提供民眾整合房地產住宅市場代表性指標資訊,北市府地政局全國首創發布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從「供給面」、「需求面」、「交易價格面」、「交易量能面」及「負擔面」等五大構面,參考國發會景氣指標分數及燈號的發布方式,提供外界解讀。



北市地政 首發「房市指標溫度計」,全面解讀房市好Easy



▲北市地政 首發「房市指標溫度計」,全面解讀房市好Easy



最新1期2017年第4季房市指標溫度,供給面與需求面均為黃藍燈,市場供給、需求相對偏弱;交易量能面為綠燈,市場動能穩定;交易價格面與負擔面分別為紅燈及黃紅燈,顯示住宅價格位處相對高點、民眾購屋負擔偏高。



北市地政:為什麼要編製房市指標溫度計



房市資訊多,民眾難理解–在資訊爆炸時代,當前房地產市場各項指標多樣、複雜且未經整合,一般民眾難以逐項理解並進行綜合判斷,難以窺探房地產市場現況與全貌。



發布溫度計,好懂易解讀–北市府地政局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思考整合房地產市場具代表性資訊,提供民眾好理解,門檻低,容易理解,足以觀察房地產市場輪廓的衡量指標,從而催生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



資訊促透明,房市更健全–地政局表示,發布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將提供更完整、更充分的房市資訊,有利於促進資訊透明,對於本府推動健全房市行動方案,促進房市健全亦具指標性里程。



北市地政:什麼是房市指標溫度計



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是選取具代表性的房市檢測指標,運用長時間數據資料,透過統計方法計算出當前房市活絡情形,相對於過去的歷史位階,並參考國發會景氣指標分數及燈號的發布方式,提供外界解讀。



整體架構–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歸納參考專家學者見解,將房市指標衡量構面,劃分為「供給面」、「需求面」、「交易價格面」、「交易量能面」及「負擔面」等五大構面,透過各項構面由不同角度切入衡量檢測房地產市場。



指標組成–五大構面分別採集具代表性且持續發布的適當指標,臚列如表1:





 



在各構面指標選取,經標準化後之個別指標採計後,由冷至熱轉換為0~10分,並為利民眾解讀,參考國發會景氣燈號劃分方式,5等級距進行燈號轉化。



同時,考量各項構面分別具各自代表性以及相互影響,故各項構面分別建立燈號及分數,其燈號對應分數及意涵如表2:





 



2017年第4季房市指標溫度計搶先看

 

地政局於2018年6月15日,發布首期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5大構面依據資料起始時間按季發布至最新一期(2017年第4季),整體及各項構面當期燈號分數及趨勢圖分述如下,詳表3至表7、圖1至圖5。







 





整體構面-本季住宅市場供給仍弱、需求微升、交易價格高而持穩、交易量能回溫、民眾購屋負擔仍偏重–本季住宅市場供給面為偏冷黃藍燈且分數走低,表現相對疲弱;需求面維持黃藍燈,構面分數則較上季略有成長;交易價格面持續呈現過熱紅燈,住宅價格持穩仍位處相對高點,本季構面分數持平;交易量能面受建物移轉棟數增加影響,交易活動量能回溫,觀察構面分數明顯上升,燈號由偏冷黃藍燈轉為穩定綠燈;負擔面因交易價格居高不下,本季燈號維持偏熱黃紅燈,分數持平,民眾購屋負擔仍偏重。

 

供給面-由綠燈轉黃藍燈,市場供給短中長期走勢趨向保守–本季供給面燈號由代表穩定的綠燈轉向偏冷黃藍燈,觀察綜合趨勢97年達高點後即逐步走低,前5年、前10年分數均線同步走低,市場供給短中長期走勢趨向保守。





需求面-維持黃藍燈,市場需求短期略有回升、中長期持穩–本季需求面燈號維持偏冷黃藍燈,構面分數略有回升,觀察前5年及前10年分數均線趨勢變動和緩,且多位於穩定綠燈級距,顯示市場中長期需求穩定。

 

交易價格面-維持紅燈,市場價格短期持穩、中長期漲勢趨緩–本季交易價格面維持過熱紅燈,分數持平,觀察綜合趨勢自94年起一路攀升,帶動前5年、前10年分數均線同步走揚,至104年第4季漲勢始漸趨緩。

 

交易量能面-黃藍燈轉綠燈,短中期交易活動回溫、長期失溫趨緩

 

本季交易量能面由偏冷黃藍燈轉升為穩定綠燈,觀察綜合趨勢自2001年至2003年達到高點後即逐步下修,前5年、前10年分數均線同步走低,至2016年第4季迄今,前5年分數均線小幅回升,前10年分數均線下修走勢趨緩。

 

負擔面-維持黃紅燈,住宅負擔短期持平、中長期升溫漸緩–本季負擔面燈號維持偏熱黃紅燈,觀察綜合趨勢自2005年一路升高,帶動前5年、前10年分數均線同步走升,至2015年第3季迄今升幅始漸趨緩。

 

每季定期發布最新一期房市指標溫度計搶先看

 

地政局表示,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未來將每季定期發布,民眾如需掌握最新台北市住宅市場指標溫度趨勢,即日起歡迎至地政局房市指標溫度計專區(超連結:https://land.gov.taipei/cp.aspx?n=DFF26E775C8679C3)網站即時關注掌握。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房產 2017總體面3整理,次市場面6結論2018/06/20發佈

台北市地政局於2018年6月15日舉行記者會表示,資訊公開透明是引導不動產市場健全發展的重要工作,為提供完整的不動產資訊,讓各界掌握房市脈動趨勢,台北市政府地政局以買賣登記及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分為兩大部分進行大數據分析,第一大主軸從市場總體面出發,回顧分析台北市近年整體房市,並歸納整理2017年不動産市場交易量價情形,包括不動產登記交易量、建照及使照戶數、建物第一次登記棟數、不動產經紀業家數及實價登錄量價分析等。



北市房產 2017總體面3整理,次市場面6結論



▲北市房產 2017總體面3整理,次市場面6結論



第二大主軸則以2017年不動産實價登錄資訊統計分析不動產次市場面,包括住宅市場、辦公市場、店面市場及停車位等市場型態資訊,解碼實價資訊,透明房市脈動。

 

台北市地政局在房市表現「總體面」部分,彙整以下結論:

 

一、2017年全市建物買賣登記棟數較2016年增加9.06%,交易量前三名為中山區、內湖區、文山區–歷年全市建物買賣登記棟數趨勢,交易量波動狀況易受政府施政及整體經濟環境影響,89年至2017年間交易量,建物買賣登記棟數2006年為歷史最高點,為68,976棟,2016年為歷史最低點,為21,500棟,跌幅超過6成;2017年建物買賣登記棟數為23,447棟,較2016年增幅9.06%,跌勢已趨緩回升。另2017年台北市交易量前三大行政區分別為中山區、內湖區、文山區,而松山區、南港區、大同區交易量則維持於後段。

 

二、2017年全市建物第一次登記棟數、核發使用執照戶數皆創下歷史新低點–建造執照與使用執照的總核發數量,長久以來被視為預售屋與新成屋的供給量指標,2017年核發建造執照戶數較2016年增幅7.86%,而2017年核發使用執照戶數較2016年減幅3.5%,另2017年全市建物第一次登記棟數、核發使用執照戶數皆創下歷史新低點。

 

三、2017年不動產經紀業執業中家數較2016年減少5家–自2011年6月實施奢侈稅、2012年實施實價登錄後,2013年後不動產經紀業家數成長趨緩,整體家數於2015年達到最高1,049家後下滑,2017年執業中家數為1,004。同時不動產經紀業開業家數比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不動產仲介經紀業開業家數比為歷年最低僅36%,不動產代銷經紀業家數比為歷年第二低31%,兼營仲介及代銷經紀業開業家數比為歷年最低26%。





台北市於2017年3月1日正式推出預售屋管理新制,目的在納管台北市建案契約符合內政部公布之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主要有四大內容,分別為一、自主檢查;二、公會預審;三、隨時稽查;四、即時公布。截至2017年12月底止,該期間市場之預售建案契約已全數納管,包括銷售中及即將銷售之建案,共計納管65案。

 

台北市地政局在房市表現「次市場面」部分,彙整以下結論:

 

一、2013年至2016年交易量及金額逐年下滑,2017年止跌回升–全市2013年至2017年實價登錄住宅交易件數分別為21,860件、15,246件、13,912件、11,386件及12,349件,2013年至2016年交易量逐年下滑,2017年交易量止跌回升。2017年交易件數較2016年增加8.46%,交易總金額亦較2016年增加16.85%。以各季交易量比較,每年第2季交易量均為最高,其中最高量出現在102年第2季交易件數6,544件,最低量則落在2016年第1季1,961件,高低量間相差2.34倍。

 

二、2017年全市平均交易總價上升7.76%,平均交易單價微幅下跌0.65%–從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觀察,2013年至2017年全市平均總價分別為2,190萬元、2,330萬元、2,507萬元、2,293萬元及2,471萬元,2017年平均總價較2016年上升7.76%。2017年各行政區平均總價最高為大安區3,333萬元,最低為萬華區1,537萬元。平均交易單價部分,2013年至2017年全市平均單價分別為62.3萬元、66.3萬元、64.6萬元、62萬元及61.6萬元,2017年平均單價較2016年微幅下跌0.65%。2017年各行政區平均單價居冠為大安區每坪85.2萬元,最低為文山區每坪48.3萬元。

 

三、全市以大樓、坪數20-40坪、屋齡31年以上、格局3房為交易主流–從全市住宅建物型態觀察,2017年仍以大樓為購屋主流,占比58.25%。交易坪數部分,以20-40坪為交易主力,占比44.84%。屋齡部分,以31年以上為交易主力,占比38.72%。現況格局部分,以3房格局為購屋者最愛,占比39.83%。

 

四、2017年辦公市場交易量買賣增加租賃減少,信義商辦價格及毛利率最高–全市辦公市場2017年買賣與租賃交易件數分別為332件與660件,較2016年買賣與租賃交易件數316件與754件,分別增加5.06%與減少12.47%,買賣量增主要係受站前商圈及廠辦交易增加影響,租賃量減主要係則因廠辦交易量減少所致。交易價格部分,信義商辦於平均交易單價、平均月租金及平均毛利率皆居第一名,可說是價格最高貴的辦公商圈。

 

五、2017年店面買賣總金額止跌微升,忠孝商圈店面租賃量持續稱王–全市2013年至2017年實價登錄店面買賣交易總金額分別為199億元、120億元、98億元、88億元及93億元,2017年交易總金額較2016年增加5.68%呈現止跌微漲升情形。2017年主要店面商圈租賃交易量前3名依次為忠孝商圈、中山晶華商圈及西門商圈。「主要街道店面」2013年至2017年平均月租金單價前3名依次為忠孝商圈、西門商圈及士林商圈,分別為每坪15,425元、11,023元及10,770元。

 

六、坡道平面車位單價為每坪房價3.68倍,大安區單價最高,文山區單價最低–全市各行政區坡道平面停車位平均單價以大安區326萬元為最高,文山區186萬元最低。機械(含坡道機械及升降機械)停車位平均單價以大安區183萬元最高,文山區122萬元最低。統計全市停車位價格比值,坡平車位為每坪房價3.68倍,機械車位價格則為每坪房價2.29倍。

 

為了讓台北市民更容易瞭解台北市房地產發展,地政局用「一張表看懂2017年台北房市」,經整理分析以上2017年資訊,彙整如下表,希藉由重點的掌握,一張表看懂2017年台北房市,目的更在於透明資訊,進而健全房市。地政局說明,本年報完整呈現出不動產市場交易量、價的真實情況,其用意在於透明房價資訊,提供全面的不動產資訊,讓任何想了解或進入台北市不動產市場的人,無論是學界、業者或消費者,皆更能掌握市場脈動,深入了解房市交易狀況,引導不動產市場健全發展。年報附錄一、二提供住宅價格指數及商辦租金指數,協助民眾了解台北市不動產市場趨勢。另更多不動產市場分析,詳見不動產動態報導專區(https://goo.gl/zmQEF8)。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23372339最後頁
共23723筆/共2373頁
聯絡資訊
地址:新竹市東區慈濟路222號
電話:0978-000-337
0978-000-337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新竹房屋達人.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新竹房屋達人.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433,259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新竹東區售屋,新竹售屋,東區售屋-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